本報訊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,開封市以“百企幫百村”精準扶貧行動為載體,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工作,最大限度發揮民營企業的產業帶動優勢,幫助貧困村逐步實現了穩定脫貧。
據了解,2019年年初,開封市制定了2019年度脫貧攻堅工作要點,明確了實施“百企幫百村”產業扶貧工作的目標任務,確立了“典型引路、點面結合、村企互惠、共贏發展”的產業扶貧基本思路,形成了以產業發展為基礎,以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為目標的基本架構。在該市工商聯引導下,全市民營企業因村施策、因戶施法、因企制宜,通過產業開發、產業帶貧、就業安置等多樣化的形式,推動“百企幫百村”產業扶貧行動在全市各縣區落地生根。
興辦基地讓貧困戶坐地增收。通過興辦“村企合作開發”“企業+基地”“企業+農戶”等多樣化的形式,該市民營企業在貧困村投資興辦基地,讓貧困戶足不出村便可坐地增收。如蘭考天地鴨業有限公司實行“公司+農戶+保利回收”的扶貧模式,在68個貧困村建設60個標準小區及1053座扶貧養鴨大棚,共放養4000萬只肉鴨。通過肉鴨種苗、飼料生產、動物保健、回收加工、技術服務全產業鏈的科學整合,充分發揮自身優勢,帶動貧困農戶通過養鴨脫貧致富。目前,養殖效果較好,養殖戶可得2元/只以上的純利潤,相當于10000元/棚以上凈收入,一年飼養6批,每棚每戶總利潤6萬元,實現了當年養鴨當年即可脫貧致富。
產業帶動讓貧困戶脫貧增收。通過“戶貸企用”、土地流轉等多樣化的形式,民營企業吸納貧困戶入股,用定期穩定分紅的產業帶動模式助力脫貧攻堅。尉氏紡織有限公司積極利用金融貸款扶貧,采用“戶貸企用”的扶貧模式,幫助全縣400余戶貧困戶每年每戶增加收入4000元。
就業安置讓貧困戶持續增收。為讓貧困群眾實現早日脫貧,開封市引導民營企業主動為貧困戶開通“綠色就業通道”,定點招收貧困村農民務工就業,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。岳家湖千菊實業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菊花種植加工的勞動密集型優勢,與通許縣岳寨村、東蘆氏村、胡莊村等多個村達成幫扶協議,定向安置貧困戶就業,長期務工帶動40名貧困戶,累計季節用工安置貧困戶就業307戶,務工群眾每月收入超過2000元。
據不完全統計,截至目前,開封市民營企業通過“百企幫百村”產業扶貧行動,累計實施產業幫扶項目50多個,累計投入產業幫扶資金近1億元,受益貧困人口10000多人。(劉長征)